1+1>2?这可不一定。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当中,详细的解说了社会分工的观点,即通过分工,每个人将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越来越熟练,将擅长不同工作的人放到一起配合协作,将大大提升整体工作的效率(远远超过每个人各自完成所有工作的效率)。这种'1+1>2'的理论,实际上从奴隶社会大分工开始,就伴随着人类发展,而在近几个世纪流水线工厂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随着社会发展,管理大师们发现,在简单的工作当中,斯密的分工理论确实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然而,对于现代社会很多需要较高技能的智力工作,直接将工作拆分整合,很难像流水线那样直接提升工作效率。用互联网举个例子,一个经验不足的团队,推出产品的过程会无比艰涩:所有人将对产品逻辑提出质疑,产品经理不一定能将流程转化为UE,设计师误解了产品的意图,到了开发阶段,工程师有将功能实现得面目全非……而同时,尼克·达洛伊西奥们已经独自开发出了优秀的产品,并高价卖给了购物狂梅姐。
正如同埃里克·莱斯在《精益创业》中的断言'创业即是某种形式的管理',无论团队大小,将擅长不同工作的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价值,降低沟通交流的损耗,成了团队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协作方法,才能让工作更简单,让'1+1>2'。
前景巨大的协作解决方案
既然让团队高效协作成了一个课题,那么其中必然蕴含着不错的市场。大型公司根据自身流程,向软件公司定制了各种各样的内部协作软件,而大型软件公司总结了典型的需求,将复杂的流程抽象出来,也开发了多种多样的软件协作产品。这些产品为软件公司带来了不菲的收益,由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定义和知道了企业内部协作的流程、方法,我们与其它们成为协作软件,不如称为'协作解决方案'更为贴切。
而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云技术的发展,一些轻量级的产品逐渐走进了企业和人们的视线。其中不少创业小团队的产品产生了不少亮点。
上个月,实时团队协作服务LiveMinutes宣布获得了一轮14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LiveMinutes定位为功能全面的协作服务转变,包括视频会议直播、实时文件编辑、待办事项编辑、图像标注和基本的草稿工具等。现在的产品更像是Podio(一个企业云协作平台,去年被Citrix以5300万美元收购)的轻量级版本,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基于 Web 的协作工具,用户可以共享工作空间,并对各种类型的文件进行标记。
LiveMinute
国内笔记类应用'为知笔记',也在上个月宣布获得了戈壁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投资。除了类似于Evernote的信息记录、存储功能,为知笔记还提供了'工作笔记'和'团队协作'两方面工作,希望解决团队记录和团队协作沟通的需求。
尽管出现了风格不同的众多产品,然而仍然很难有基于互联网的占据统治地位的巨头出现。就目前来看,Evernote企业版提供了不错的服务,然而仍然满足不同的需求,以至于并没有像单机版那么受到用户认可。
尽管协作解决方案有着不错的前景,但目前的方案仍然不足。又或许,人们还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协作解决方案,才是高效率企业真正希望的解决方案。
更专业还是更简单
在实际工作中,不知道你是否发现这样的现象,一款每天使用的软件,总有超过一半的功能你不知道该如何使用,甚至不知道其存在。
协作解决方案同样如此,几乎不存在什么样的团队能够使用到一款软件的所有功能。再用互联网公司举个例子,客服团队需使用着功能强大的客服系统,但只是用了在线沟通和信息留存、问题转发功能;产品团队使用了类似LiveMinutes的产品,却只使用到合作编辑、在线讨论的功能;开发、测试团队使用了专业的代码管理工具,但也很难完全按照工具需要的流程处理所有需求……之后,大家都发现,各个环节的沟通交流,仍然还需要Email进行交流和确认。
看到这样复杂的局面,就能明白为什么目前,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定制的OA软件,能够在效率上超出基于互联网的协作解决方案许多。然而这对于希望在此领域有所作为的公司,却不算是一个好消息。
那么协作类的服务,是应该将复杂的流程不断兼容到软件当中,提供大而全的服务;还是应该更加专注于单一流程,提供特色化的服务呢?
不要问我,我也没有答案。只知道,如果没有完备的功能,将很难在2B市场站稳脚跟,但如果产品过于复杂,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会更倾向于对其说'不'。
未来,我们在家办公?
早在1994年,大型广告公司Chiat/Day尝试了一个惊人之举,他们将院办公室改成仓库,让员工拎着笔记本、手机回家,实行虚拟办公!然而事与愿违,虚拟办公导致了工作效率更低、大批员工离职,1995年,这家创立于1968年的广告公司被Omnicom收购。虚拟办公这个过于超前的想法,让公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Chiat/Day的失败,给了虚拟办公的公司沉重一击,直到今天也没有真正很好地实现分布式协作的公司出现。今年早些时候,Yahoo!更是由于效率的原因,取消了在家办公的政策,引发了员工的不满。然而,效率低下到底是源于人性的懒惰,还是由于管理,或者工具的不足呢?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对于网络式、分布式的管理进行了浓墨重彩地描写,在他看来基于分布式的协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很多大型的技术社区,也已经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那么为什么一个机构却很难实现真正的远程和分布式管理呢?在我看来,员工的分布式工作和计算机的分布式运行有着一定的类似,在一个优化策略的指导下,人们合理利用时间来工作。然而这就和传统企业的朝九晚五大相径庭,公司也很难像算法那样制定出一个针对员工的管理方案。只有一些自发形成的社区,能够有形成良性的合作。
或许,真正的分布式协作,并不应该存在于传统的公司架构当中,而应该在更开放的平台中存在。就像2012年辞去工作的Nathan,完成了毫不相关的几项工作——为他人提供咨询服务、自己编写App、写了两本书、撰写了不少稿件。这是很难为一家单独的机构完成的。设想在未来,有一个系统,能够根据你的需求和能力,自动将你匹配到不同的项目当中,规划你的时间。你不需要为了特定的公司工作,你只需要,为自己工作。
协作解决方案的未来不仅仅是流程的抽象,也是工作架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