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都给服务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些领域已慢慢的被企业所挖掘,大部分服务行业涌入互联网的形式离不开电商,尤其体现在越来越多的O2O服务模式走进用户的生活中,包括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各方面甚至受到消费者的依赖。
当各个领域都被开发的时候,生鲜电商化的平台也逐渐冒出了头,眼看一个丰腴的市场许多企业却不敢轻易涉足,毕竟生鲜食物在电商这块的挑战难度远高于其它行业,在备受企业关注的同时更多的是选择观望。这样的现状,显然不利于生鲜电商的发展,它究竟面临着怎样的瓶颈?又该怎么破呢?
目前,主要的生鲜电商平台有天天果园、顺丰优选、1号店等,普遍采取的依然是较为传统的B2C销售模式,从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由自己承担,但对于生鲜来说,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保证准确无误,才能确保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质量,事实上,所有的环节都不可避免地担负着气候条件、果蔬自身质变等客观存在的风险,出现问题时责任的归咎难以判别,造成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各种碰撞,鸿沟难以逾越。近日,消息被爆称有客户在京东购买到的水果是腐烂的,在收货之后多次与客服沟通,店家都不同意退货,消费者只好选择通过爆料引起广大用户的注意,面对这种投诉无门的生鲜电商消费需谨慎。虽然这消息在被爆出之后,引起了商家的重视,解决情况获得了转变,但这事实足以体现出生鲜电商一直存在着却始终未能真正得到解决的问题。
通过观察部分生鲜电商平台的售后点评,发现好评率极低,其各个环节失误造成的后果大小不一,尤其是当出现问题后消费者又得不到保障时,'差评'结果更是毋庸置疑。归根结底,生鲜电商面临的瓶颈如下:
首先,生鲜果蔬最重要的是保证其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质量,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那么消费者肯定是唯商家是问,但要说完全是商家的责任,那还真的不一定。商家从商品的采购到仓储阶段,保证果蔬的新鲜责任固然不可推卸,但在出货之前保证产品质量就能保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质量了吗?不,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放置、运输方式、运输速度等都占绝大部分的关系,毕竟食物本身的新鲜度时间有限。整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完全解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其次,当消费者遇到问题向商家投诉时,不排除有商家在出货商品时就已经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商家愿意包揽责任,但如果问题出现在物流环节,商家该怎么解说?消费者又要怎么证明?这中间没有明确的责任界限,商家又要以怎样的方式保证用户体验呢?
最后,是关于'电子商务法'在生鲜电商领域的完善,对于食物发生质变时,没有第三方出来监管做责任鉴定,又或者说这样的鉴定难度大,在现实面前缺乏有效的依据,从而显得生硬的规定是不现实的。但是,往往没有这些强硬的准则,生鲜电商的运营始终得不到一种规范,到头来只能让商家和消费者都敬而远之。
当然,相信生鲜电商业界的企业商家们都走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只是还没找到真正的突破口。目前的解决办法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思考:
第一,既然不能完全做到每个环节都准确无误,那就可以想办法减少这些环节。譬如商家需要采购和储藏果蔬,用户下单再出库发货,那么是否可以做到用户下单,鲜果出产地直接发货到达消费者手中?前段时间阿里的农村淘宝计划,估计就是已生鲜电商为主,对原产地农作物的电商化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生鲜电商的一大瓶颈。但具体的合作模式并没有真正清晰,商家可根据自己产品的选择以及实际的情况去考虑,尽可能地缩短生鲜供应链,将失误降到最低。
第二,消费者对生鲜质量的不满意,有时候也未必是食物真的腐烂变质,只不过是用户追求的新鲜度不一样而产生的用户体验落差,出现售后纠纷。商家是否该想想自己对于线上产品介绍时存在不当?有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对产品介绍过于浮夸,存在真实情况原本就与平台上产品的展示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不愉快的网购。从这一点出发,对于生鲜特殊的电商模式,用户体验追求极高的情况,更多的应该是真实,并在这每种产品的介绍中提示消费者购买此种食品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便减少售后纠纷。
第三,责任划分在国家还没有正规的法律出台之前,只有靠商家进行自我道德的规范,选择生鲜电商,就要自觉承担背后的一些风险,给予商家基本的权益保障,把售后服务做到位。至于商家和物流之间的风险把控以及赔偿协商,通过内部协调达成共识。
纵然生鲜电商的瓶颈难以突破,但也并非不可破,市场的需求高涨就注定了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各大平台网购用户的网购评价目前是消费者选择的最大衡量标准,能让用户满意的商家得的到忠诚度是极高的,只要能解决好当下问题,生鲜领域前景无限广阔。怒熊网【重庆网站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也将会融合食品安全法将生鲜电商的细则规范化,让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得到的保护。